十大機構看後市: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科技依然是先鋒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展望2月,中國資產重估敘事在形成,春季躁動進入加速階段,交易更加極致,港股的流動性改善空間邊際上優於A股,行情重心更偏港股。首先,從A股大勢層麵來看,關稅擾動落地後外部風險在4月前步入平靜期,春季躁動時間窗口更加清晰,國產AI重估成為重要情緒催化,而國內宏觀政策因素影響暫時淡化,產業信息和情緒的定價極為迅速,交易會更加極致。其次,從市場流動性層麵來看,A股短期資金麵增量相對有限,中長期資金入市進程和機製更值得關注,相較而言,港股的流動性改善空間更大,進攻屬性增強,流動性的長期改善趨勢將提升其戰略配置地位。最後,從配置策略來看,風格上,預計市場將在春季躁動期間先演繹極致高波風格,後逐步向低波轉換;板塊上,建議重新重視非美出海邏輯在年報季的持續兌現;行業上,先看AI為代表的強勢主題極致演繹,後轉向紅利+非美出海。
節前多項政策推出,業績預告擾動基本結束,假期消費數據超預期,Deepseek超市場預期,特朗普加征10%關稅落地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穩,港股與中概有率先企穩回升跡象,春節後A股資金回流等多重因素有望推動跨年行情迎接主升段,建議投資者考慮積極進攻。結構上AI+仍是核心主線,Deepseek的突破將繼續推動中國AI+及新質產業信心重估。關注行業:電子、通信、傳媒、計算機、有色、非銀、機械設備等。
借鑒曆史,A股春季行情年年有,驅動行情展開的因素主要是三個:政策催化、流動性寬鬆、基本麵改善。而從當前市場環境來看:政策方麵近期出台的《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》是落實“穩住樓市股市”政策定調的又一重大舉措,2月1日吳清發布了題為《奮力開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麵》的署名文章,提出要不斷開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麵;流動性方麵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回升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/20的7.32降至1/27的7.25,匯率壓力的邊際緩釋為貨幣政策打開空間;基本麵方麵,春節期間消費數據或望穩定增長,例如交通運輸部表示2025年春運首日至2月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達到48億人次,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7.2%。因此綜合政策、流動性,以及基本麵看,2025年春季行情值得期待。
持股過節後,繼續看好春節-兩會股市窗口期,但指數高度不是重點,棋眼在科技成長。短期關稅衝擊可控,中長期資金入市托舉長期基礎,DeepSeek突破意味著商業機會、社會資本與人心共識的凝聚與2025科技主線的確立。
有效流動性持續改善,靜待市場流動性剩餘釋放,“躁動行情”或進入加速。若要“春季躁動”行情開啟加速,市場流動性亟需“具備效率與剩餘”,故期待降準釋放市場增量流動性。2月行業配置:重視“春季躁動”,偏向中小盤科技成長。建議:反彈背後是信用預期修複及估值擴張,行業及個股選擇可重視:“分母端彈性”,看好中盤+超跌+低估值+回購+並購預期,且分子端掣肘較弱(ROE修複或現金流改善)的“成長 消費”,(一)首選成長:1、TMT,尤其計算機、傳媒;2、、無人駕駛等高端製造。(二)次選消費:1、社服;2、母嬰;3、穀子經濟。結構上,重視“科技牛”,包括科技相關設備需要尤其重視,財政政策投資方向之一;主題催化較多;朱格拉周期受益品種。
春節後市場躁動行情有望開啟,重點關注春節期間產業催化的科技領域,市值風格更偏中小板塊。配置上重點關注:(1)TMT內部的高低切,曆史區間上漲概率和漲幅居前、今年跌幅較大的計算機/傳媒,以及有望受益於DeepSeek產業催化的AI端側及應用領域,我們在下文對DeepSeek產業鏈、字節產業鏈、華為910產業鏈做出詳細梳理。(2)前期下跌、兩會前後有產業催化劑的主題性機會:文化出海,銀發鏈,生育鏈。
節後和2月A股春季行情大概率延續。一是複盤曆史,2月A股大概率上漲,且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件、流動性等因素影響:首先,2010年以來的15年中有11年2月上證綜指上漲;其次,政策和外部事件、流動性是影響節後A股走勢的核心因素。二是比照曆史經驗,今年節後和2月春季行情可能延續:首先,美對華加征10%的關稅落地,對國內經濟和股市的影響已相對較小,俄烏衝突等風險可能大幅下降,外部負麵衝擊可能邊際改善;其次,節後赤字率和國債發行規模提升等兩會政策預期可能進一步上升,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可能不斷落地實施,降準等流動性寬鬆政策也可能落地,節後政策和流動性可能進一步寬鬆。
我們看好節後的“春季躁動”行情。從季節效應看,2月處於經濟數據、業績的真空期,同時新的政策預期開始逐步發酵,流動性改善、活躍資金興起,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,是春季做多的黃金窗口期。今年“春季躁動”的特殊性在於,市場此前所擔憂的海外經濟政治不確定性或已階段性落地,內部政策預期有望升溫,降準可能性加大,財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。在流動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間打開的背景下,節前偏弱的市場情緒為後續預期的再度修複提供了空間,行情有望“躁動”演繹,建議關注強產業趨勢品種、外需板塊估值修複的韦,及內需政策催化的方向。
春節前交投逐漸清淡,市場以震蕩整理為主;但是隨著上證在3087-3152區域止跌企穩,本輪調整的“左腳”得到確認。展望後市,由於年初技術結構受損、市場仍有構築“右腳”需要,加之節日期間特朗普開啟加征新一輪關稅,預計節後市場大概率踩出“黃金右腳”,為投資人帶來中線配置機會。基於上述判斷,建議投資人耐心持有當前倉位,並在“右腳”下踩時擇機增配。關於配置方向,綜合考慮風格打分表、行業打分表和日曆效應,風格方麵關注小盤、成長和周期,行業方麵關注有色、房地產、計算機和傳媒等。主題方麵關注AI(DeepSeek)、春晚亮相的人形機器人等科技方向。
我們在之前提示過,2024年9月初是這一輪牛市第一個較好的買點,下一個可以重點關注的時間點可能是春節前。目前處在上漲的早期,主要是春季前後資金活躍、美國貿易政策低於預期,春節假期,港股表現較強,季節性規律影響下大概率春節後1-2周股市可能偏強,而2月下旬需要驗證春節後開工數據情況,這比季節性因素更重要。鑒於各行業的盈利兌現預期較低,我們預計牛市第二波上漲初期速度較慢。DeepSeek強化了AI產業鏈的長期邏輯,但也讓AI產業鏈的利潤兌現更加不確定,短期會增加成長股的波動,春節後,有可能風格和節前會有變化。